西汉的税率
汉兴。。。天下既定,民亡盖臧,自天子不能具醇驷,而将相或乘牛车。上于是约法省禁,轻田租,十五而税一
后十三岁,孝景二年,令民半出田租,三十而税一也
《食货志(卷二十四)》
《国史大纲》里对这个问题的论述:
汉代租额,通常是十五税一,乃至三十税一。魏晋的租额是“持官牛者官得六分,百姓得四分;私牛而官田者,与官中分”。此据傅玄奏疏,及封裕谏慕容皝语。这便是王莽所谓“豪民劫假,收什五之税”。现在是政府自做豪民。
关于汉朝的”非功不侯”
“李广难封”现在一般解释是李广军功不够,不符合汉朝”非功不侯”的政策。关于这个政策,我翻遍了史记和汉书也没有找到最原始的出处。最接近的是在史记的《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》,原文是:
高祖末年,非刘氏而王者,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,天下共诛之
所以无功并不是封侯的必要条件,没有军功但是皇帝愿意亲自安置,也可以封侯。我能想到的一个例子就是李广利,好像也没有什么军功,但凭着外戚的身份,最后也封了侯。
今天看到汉书卷五十八《公孙弘传》,封侯又多了一条特例:
其后以为故事,至丞相封,自弘始也。
做到丞相这个位子也可以封侯。但这条是给文官系统准备的,李广也用不上。
结论就是”非功不侯”不是绝对的,规矩都是人定的。
外戚传
《汉书·外戚传》里关于西汉各个皇后的记载非常传奇,令人叹为观止。故事精彩,关系复杂,串联起了整个西汉的历史,必须要用自己的话记录一下。
汉高祖刘邦的老婆吕皇后,生了汉惠帝和鲁元公主。惠帝当太子的时候“为人仁弱”,刘邦觉得他个性不像自己。当时刘邦宠幸戚姬,生了儿子如意(后来被封为赵隐王),刘邦常常想废掉惠帝立如意为太子。后来因为大臣的反对,吕后求张良帮忙,请来了四位耆宿助阵(《汉书·张陈王周传》),废太子的事情最终没有做成。吕皇后对戚姬和如意怀恨在心,刘邦去世后,多次想把如意(当时已去赵地就国)诏回长安杀掉,均被赵国丞相周昌阻拦。最后吕后先把周昌召到长安,再让人召赵王。惠帝仁慈,亲自迎接赵王,和他同居同寝一起饮食,吕太后没有机会下手。数月后惠帝早起打猎,吕太后趁如意独自一人的时候在酒里下毒,等惠帝回来的时候如意已经死了。吕太后又把戚姬四肢砍断,把她弄瞎弄聋弄哑,让惠帝去看。惠帝看了就崩溃了,说:这根本不是人做的事,我作为太后的儿子,没办法管理这个国家。从此天天饮酒作乐不理政事。
鲁元公主有一个女儿,惠帝即位之后,吕太后为了保住吕氏的地位,把鲁元公主的女儿嫁给惠帝做皇后,就是让自己的儿子娶自己的外孙女,乱伦乱得辈分都差了。也许是乱伦的原因,惠帝没有儿子,吕太后让皇后假装怀孕,另外找了一个孩子冒充皇子,并且杀了这个孩子的亲生母亲。惠帝死后,这个孩子立为皇帝,后来知道他自己的身世,扬言成年之后要有所行动。吕太后得知把他囚禁至死。
高祖的薄姬是汉文帝的母亲。薄姬年轻的时候正是楚汉相争的时期,当时她是复国的魏王的妃子。有人给薄姬看相,说她会生一个天子。当时魏王和刘邦联合抗击项羽,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觉得自己以后肯定是个皇帝,于是就背叛了刘邦。刘邦很生气,派曹参把魏国给灭了,把薄姬纳入自己的后宫。后来临幸了一次,生了文帝。刘邦的宠妃因为吕后的嫉恨,无法出宫,薄姬不受宠,因为这个原因因祸得福,得以随他的儿子一起去封国代国,躲过一劫,顺利地把吕后熬死。薄姬的父亲早逝,娘家势力单薄,和吕氏的强横截然相反,这也是后来大臣选择文帝成为皇帝的原因之一。
汉文帝的老婆窦皇后是汉景帝的母亲。窦皇后年轻的时候入宫,和其他的宫女一起赏赐给刘邦的诸皇子。窦氏的家靠近赵国,想离家近一些,于是私下求宦官把她分到赐给赵王的队伍里。宦官忘了,把她分到赐给代王(即后来的文帝)的队伍里。窦氏哭哭啼啼,不愿意去,被强迫着成行。到了代国,代王非常宠爱,生了女儿刘嫖,即后来的馆陶长公主,和一个儿子,即后来的景帝。人生的际遇就是这么奇妙。
窦皇后有个弟弟,窦皇后入宫之前家里很穷,她弟弟在四五岁时被卖给了别人,后来被多次转卖,和本家失去了联系。窦皇后发达之后,他拿着当年和窦皇后一起采桑的桑叶做信物前去相认。姐弟见面之后,窦皇后问他还记得哪些事,他回答说:“在分别前的最后一天,在一个驿馆里,姐姐帮我洗了澡,然后喂我吃了饭”。窦皇后泣不成声,《史记·外戚世家》里有一句很精彩的话:“侍御左右皆伏地泣,助皇后悲哀”。
窦皇后喜欢黄帝、老子。有一个侄子窦婴后来被封为魏其侯,武帝时官拜丞相。
汉景帝的第一任皇后也姓薄,来自汉文帝母亲薄太后家族。薄太后死后,薄皇后被废。
汉景帝的第二任皇后姓王,是汉武帝的母亲。王皇后的母亲臧儿,是高祖刘邦封的八个异姓王(韩信,英布,彭越,韩王信,臧荼,卢绾,吴芮,张耳)之一燕王臧荼的孙女。臧儿的第一任丈夫姓王,生了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(其中之一即后来的王皇后),丈夫死后改嫁到田家,生了儿子田蚡,即王皇后同母异父的兄弟,汉武帝的舅舅,后来被封为武安侯,官拜太尉、丞相,是窦婴的死对头。
王皇后入宫前嫁到了金家,生了一个女儿。臧儿有次占卜,得知自己的两个女儿会大富大贵,就让女儿和金氏离婚,然后把她送进太子(即后来的景帝)宫中,很受太子宠爱。景帝即位后,王氏(当时还不是皇后)生了一个儿子和三个女儿,当时景帝先立了栗姬的儿子为太子,王氏的儿子被封为胶东王,长女被封为平阳公主。
馆陶长公主刘嫖(上文窦皇后和文帝的女儿,景帝的姐姐)有一个女儿姓陈,小名阿娇。长公主想把她嫁给太子(栗姬的儿子),但是由于景帝的宠妃都是长公主介绍的,栗姬对这个皮条客日益怨恨,就没有同意。长公主于是想到了王氏,有次她抱着阿娇,对王氏的儿子,当时还是孩子的胶东王说:把阿娇嫁给你做老婆好不好呀?胶东王说:如果娶到阿娇做媳妇,我就盖一座金屋给她住–是不是听着很耳熟?没错,这就是著名的金屋藏娇的故事。联姻之后长公主和王氏结成了政治同盟,长公主为了扳倒太子让胶东王取而代之不遗余力。女人的嫉妒心也让栗姬昏招迭出,有一次景帝向栗姬托付各位夫人生的孩子,说:我死后你要好好照顾他们。栗姬不肯答应,景帝十分恼火。最终栗姬为自己的短视和低政治智商付出了代价,自己渐渐失宠,太子被废为临江王,王氏最后封后,胶东王被立为太子,成为下一任皇帝汉武帝。
汉武帝的第一任皇后陈皇后,就是上文金屋藏娇的女主角,十几年来一直没有儿子。后来卫子夫得宠,陈皇后屡次加害,汉武帝愈加愤怒,最终褫夺了她的皇后之位。
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就是著名的卫子夫。最开始是平阳公主(汉武帝的同母姐姐)府里的歌女。有次武帝经过平阳公主府里,看中了卫子夫,平阳公主就奏请将卫子夫送进宫。卫子夫的弟弟就是汉朝著名的大将军卫青。卫青抗击匈奴立了大功之后,此时平阳公主恰好丧偶,汉武帝就把平阳公主改嫁卫青,昔日的仆人。所以卫青既是汉武帝的小舅子,又是武帝的姐夫。
卫子夫的姐姐的儿子就是汉朝著名的骠骑将军霍去病。霍去病的身世也很凄凉,他的父亲和卫子夫的姐姐私通生下了霍去病,然后就消失了,霍去病一直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,直到最后一次北击匈奴,封狼居胥之后,回来的途中才和自己的父亲相认,并且把他同父异母的弟弟带回了长安,这个人就是后来的三朝元老,权倾朝野的霍光。
卫子夫的儿子被立为了太子。后来武帝的宠臣江充和太子有过节,于是诬陷太子用巫术诅咒武帝,太子怕无法自证清白,于是用自己的私人武装杀了江充,这也给自己的家族带来了灭顶之灾,太子的武装最后被剿灭,卫子夫自杀,卫青早已病逝多年,卫家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。这场事变就是著名的巫蛊之祸,这大概是武帝后期最重要的政治事件,影响了西汉中后期的皇帝人选和政治走向。
卫子夫年老色衰之后,武帝开始宠幸李夫人。李夫人最初作为歌舞伎入宫,她的哥哥李延年精通音律,有次李延年作了一首新的乐曲,就是著名的“北方有佳人,绝世而独立,一顾倾人城,再顾倾人国”武帝问:真的有这样的人嘛?平阳公主就说李延年有个妹妹,武帝就召见了她,确实美貌善舞,因此得到了武帝的宠爱,生了一个儿子,被封为昌邑哀王。李夫人很短命,她病重的时候,武帝去探望她,她蒙着被子不愿意相见。后来有人问她原因,她说:“夫以色事人者,色衰而爱弛,爱弛则恩绝”。临终前她把另一个哥哥李广利托付给了武帝。
李广利的经历和卫青很相似,都是靠自己的姐妹步入仕途,可惜个人能力远远无法和卫青相比,武帝有意提拔他,封他为贰师将军(贰师是西域的一座城,产良马。这个名号应该是包含了武帝的某种期待。很像刘备占领了荆州全境而周瑜被封为南郡太守),不过他并没有什么值得夸赞的军功,但即使这样最后也封了侯。李广利最后一次出征打了败仗,索性投降了匈奴。
武帝最后一位宠妃赵婕妤,又被称为拳夫人,因为她天生握拳,不能伸展。第一次见武帝的时候武帝亲自去掰,手就展开了。封为婕妤后住在钩弋宫,又被称为钩弋夫人。钩弋夫人生了一个男孩,就是后来的汉昭帝。
武帝临终的时候,汉昭帝还小。武帝选了四位托孤大臣:霍光,上官桀,桑弘羊,金日磾(《汉书·霍光金日磾传》)。上官桀的儿子娶了霍光的女儿,生了一个女儿,后来嫁给了汉昭帝,即上官皇后。后来霍光和上官桀因为权力分配的原因反目,上官桀、桑弘羊和燕王谋反满门被族,上官皇后因为年少没有参与,并且是霍光的外孙女的缘故没有受到牵连。昭帝和上官皇后没有子嗣,为了让汉昭帝只宠信上官皇后一人,霍光让太医以爱护身体为名劝说昭帝不要和其他宫女亲近,并且宫女都穿着特殊的裤子。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汉昭帝英年早逝的时候没有自己的儿子。
昭帝死后,大臣们商量新皇帝的人选。刚开始选中的人是第二任昌意哀王,即汉武帝宠妃李夫人的孙子刘贺。刘贺没有什么政治智慧,进京之后就和霍光对着干,结果在位几十天就被霍光废掉了,流放出京,后来被贬为海昏侯。2011年海昏侯的墓在江西被发掘,两千多年前的故事以这样的方式和现代社会产生了交集。
于是大臣又在商议谁来做这个皇帝。当年被灭族的卫太子(卫子夫的儿子)有一个孙子,即汉武帝的曾孙,巫蛊之祸时只有几个月大,幸免于难,被人收养在掖庭。此时年龄和品行都很合适,于是被立为下一任皇帝,即汉宣帝。汉宣帝在即位前,和许姓一家人生活在一起,还娶了他们家的女儿许平君。可能是患难之交,感情很好,还生了一个儿子。即位之后,霍光为了继续巩固自己的权力,把自己的小女儿嫁给宣帝–霍光的外孙女嫁给了武帝的儿子,女儿嫁给了武帝的曾孙,就是这么荒谬。后来在册立皇后的时候,满朝文武都倾向立霍光的女儿,宣帝于是下了一道隐晦的诏书,让大臣们帮自己找一把自己流落民间时丢失的宝剑。大臣们明白了宣帝的意思,于是册立许平君为皇后。这就是“故剑情深”的典故。
后来许皇后又怀孕,霍光的夫人买通了给许皇后看病的医生,在许皇后生产时毒杀了她,终于把自己的女儿推上了皇后的位置,就是宣帝的第二任皇后霍皇后。霍氏封后三年,霍光去世,霍光的夫人又指使霍皇后毒杀许皇后的儿子,当时已经被册立为太子。幸好太子的保姆机警,每次都提前品尝太子的食物。霍家这一系列的荒唐操作终于给自己带来了灭顶之灾,全家族被诛灭,霍皇后被废,最后自杀身亡。
宣帝的太子就是宣帝和许皇后的长子,出生时宣帝还在民间没有即位。霍皇后被废后,宣帝可怜太子很早就没了母亲,又差点被霍氏杀死,因此特意挑选了一个没有子嗣的嫔妃做太子的养母,因为这个原因,这个嫔妃成了宣帝的第三任皇后王皇后。立为皇后之后很少被召见,也不得宣帝宠爱。后来太子因为政见不合,宣帝渐渐的也不喜欢他,甚至说了“乱我家者,太子也”这样的话(《汉书·元帝纪》),但最终顾及对许皇后的感情,一直没有另立太子。结合之前故剑情深的故事,可见宣帝还是挺有人情味的。后来太子即位,就是汉元帝。宣帝看人很准,昭帝和宣帝时期汉朝迎来了中兴,被称为“昭宣之治”,而元帝之后汉朝就渐渐走向衰败,宣帝去世之后50年左右,西汉就灭亡了。
值得一提的是,西汉最终也亡于外戚。元帝皇后也姓王,宣帝的王皇后是她的姑姑,元帝王皇后又是王莽的姑姑(《汉书·王莽传》),而王莽篡汉,终结了西汉两百年的国祚。
卷一上·高帝纪第一上
股: 大腿
左股有七十二黑子
易: 轻视
素易诸吏
雅: 平素 一向
雍齿雅不欲属沛公
宋义
卿子冠军
卷一下·高帝纪第一下
楚王韩信、韩王信、淮南王英布、梁王彭越、故衡山王吴芮、赵王张敖、燕王臧荼
失天下?
项氏之所以先天下者何?
太公拥彗,迎门却行
“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,所降下者,因以与之,与天下同利也”
吾何爱四千户,不以慰赵子弟!
复: 免除徭役赋税
复其民
卷三·高后纪第三
劫: 胁迫。绐: 欺骗
使人劫商令寄绐说禄曰
卷四·文帝纪第四
《史记》: 王者不受私
所言公,公言之;所言私,王者无私。
要: 中途拦截
皇太后固要
卷六·武帝纪第六
复: 免除徭役 甲卒: 泛指士兵
九十复甲卒
山西
闻南越破,以为闻喜县
获嘉县: 河南
至汲新中乡,得吕嘉首,以为获嘉县
卷七·昭帝纪第七
典: 掌管 主管
以武为典属国
属: 通 嘱,托付
先帝所属
谷贱伤农
卷八·宣帝纪第八
昭帝之后的废帝 2011年海昏侯墓被发掘
其封故昌邑王贺为海昏侯。
卷九·元帝纪第九
且俗儒不达时宜,好是古非今,使人眩于名实,不知所守,何足委任?
卷十·成帝纪第十
绝: 横穿
不敢绝驰道
五月,封舅曼子侍中骑都尉光禄大夫王莽为新都侯。
卷十二·平帝纪第十二
王莽
新都侯王葬为大司马
卷二十三·刑法志第三
谚曰:“鬻棺者欲岁之疫。”非憎人欲杀之,利在于人死也。
孙卿: 荀子。避汉宣帝刘询的讳
孙卿之论刑也
卷二十四上·食货志第四上
十五而税一
所谓损有余补不足,令出而民利者也。
后十三岁,孝景二年,令民半出田租,三十而税一也。
富者田连阡陌,贫者无立锥之地。
卷二十四下·食货志第四下
异与客语,客语初令下有不便者,异不应,微反唇。汤奏当异九卿见令不便,不入言而腹非,论死。
卷二十五上·郊祀志第五上
大父: 祖父
少君乃言与其大父游射处
卷二十五下·郊祀志第五下
上信之,粤祠鸡卜自此始用。
卷二十七中之上·五行志第七中之上
诸侯梦得土田,为失国祥
卷二十八下·地理志第八下
武威郡,故匈奴休屠王地
张掖郡,故匈奴昆邪王地
卷二十九·沟洫志第九
行田: 授田,赋田
魏氏之行田也以百亩
登: 庄稼成熟
岁因以数不登
湛: 通 沉
湛白马玉璧
地节: 宣帝的一个年号
宣帝地节中
善为川者,决之使道;善为民者,宣之使言。
卷三十·艺文志第十
闵: 悲悯
朕甚闵焉!
卷三十一·陈胜项籍传第一
在陈胜那里
咎在胜所
徇: 攻占
诸将徇地
逮: 逮捕 捉拿
梁尝有栎阳逮
先发制人,后发制于人。
今暴得大名不祥
梁使羽与沛公别攻城阳?
染使羽与沛公别攻城阳
号卿子冠军
诸侯皆从壁上观
富贵不归故乡,如衣锦夜行。
萧何亦发关中卒悉诣荥阳
卷三十二·张耳陈余传第二
摄: 拉 拽
耳摄使受笞
望: 怨恨 责怪
不意君之望臣深也!
卷三十四·韩彭英卢吴传第四
信之下魏、代,汉辄使人收其精兵,诣荥阳以距楚。
解衣衣我,推食食我,言听计用,吾得至于此。
卷三十五·荆燕吴传第五
袁盎?
窦婴言故吴相爰盎。
卷三十六·楚元王传第六
望: 责备 埋怨
侍御史以为光望不受女
君不密,则失臣;臣不密,则失身;几事不密,则害成。
卷三十七·季布栾布田叔传第七
徇: 巡行示众
以丁公徇军中
庸: 受雇佣
卖庸于齐
复召?
夏召以为云中守
贤者诚重其死。
卷三十八·高五王传第八
比: 并排 挨着
菑川地比齐
除: 拜受官位
时诸侯得自除御史大夫群卿以下众官
卷三十九·萧何曹参传第九
顾: 反而
顾居臣等上
相国卫?
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祖国卫
假: 非正式的 代理的
拜为假左丞相
卷四十·张陈王周传第十
杜门: 闭门
杜门竟不朝请
卷四十一·樊郦滕灌傅靳周传第十一
樊哙和高祖是连襟
哙以吕后弟吕须为妇
语曰“虽有兹基,不如逢时”,信矣!樊哙、夏侯婴、灌婴之徒,方其鼓刀、仆御、贩缯之时,岂自知附骥之尾,勒功帝籍,庆流子孙哉?
夫卖友者,谓见利而忘义也。若寄,父为功臣而又执劫,虽催吕禄,以安社稷,谊存君亲,可也。
卷四十二·张周赵任申屠传第十二
申屠是姓
申屠嘉
卷四十三·郦陆朱刘叔孙传第十三
辟阳侯: 审食其
辟阳侯行不正
卷四十四·淮南衡山济北王传第十四
袁盎
谓爰盎曰
卷四十五·蒯伍江息夫传第十五
野禽殚,走犬亨;敌国破,谋臣亡。
勇略震主者身危,功盖天下者不赏。
党: 通 倘
党可以徼幸
是时,上春秋高,疑左右皆为蛊祝诅,有与亡,莫敢讼其冤者。
复姓息夫
息夫躬字子微
霍光妻子霍显在杯中下药毒杀汉宣帝发妻许平君
霍显之谋将行于杯杓,荆轲之变必起于帷幄。
卒: 突然 仓猝
卒有强弩围城
天下虽安,忘战必危。
卷四十六·万石卫直周张传第十六
引决: 自杀
或劝庆宜引决
卷四十八·贾谊传第十八
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,火未及燃,因谓之安,方今之势,何以异此!
卷四十九·爰盎晁错传第十九
自行若此,可谓方正之士矣。
秦始乱之时,吏之所先侵者,贫人贱民也;至其中节,所侵者富人吏家也;及其末涂,所侵者宗室大臣也。是故亲疏皆危,外内咸怨,离散逋逃,人有走心。
卷五十·张冯汲郑传第二十
黯对曰?
默对曰
然御史大夫汤智足以距谏,诈足以饰非,非肯正为天下言,专阿主意。
卷五十一·贾邹枚路传第二十一
有白头如新,倾盖如故。
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也。
卷五十二·窦田灌韩传第二十二
有服: 居丧
夫尝有服
卷五十三·景十三王传第二十三
‘聪明睿智曰献’
卷五十五·卫青霍去病传第二十五
治第: 修建大宅子
上为治第
卷五十六·董仲舒传第二十六
盖三年不窥园
古人有言曰:“临渊羡鱼,不如退而结网。”
累日以取贵,积久以致官
卷五十七下·司马相如传第二十七下
盖世必有非常之人,然后有非常之事;有非常之事,然后有非常之功。非常者,固常人之所异也。故曰非常之元,黎民惧焉;及臻厥成,天下晏如也。
卷五十八·公孙弘卜式兒宽传第二十八
所以”非功不侯”也不是绝对的
其后以为故事,至丞相封,自弘始也。
卜式拔于刍牧,弘羊擢于栗竖,卫青奋于奴仆,日磾出于降虏,斯亦曩时版筑饭牛之朋已。
卷六十·杜周传第三十
白: 禀告 陈述
凤白之太后,
讼: 替人辩冤
业复上书讼宏
庶几乎《关雎》之见微,非夫浮华博习之徒所能规也。
卷六十二·司马迁传第三十二
且夫孝,始于事亲,中于事君,终于立身;扬名于后世,以显父母,此孝之大也。
卷六十三·武五子传第三十三
故曰“兵犹火也,弗戢必自焚”,信矣。是以仓颉作书,“止”“戈”为“武”。
卷六十四上·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第三十四上
以为天下少双,海内寡二。
攻夺之罪死,然而不止者,大奸之于重诛固不避也。臣恐邪人挟之而吏不能止,良民以自备而抵法禁,是擅贼威而夺民救也。
卷六十四下·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第三十四下
飞刍挽粟: 迅速运送粮草
飞刍挽粟以随其后
卷七十·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
君子闻鼓鼙之声,则思将率之臣
《周书》曰:‘记人之功,忘人之过,宜为君者也。’
卷七十一·隽疏于薛平彭传第四十一
和东方朔同字
隽不疑字曼倩
和东方朔同字
于定国字曼倩
卷七十二·王贡两龚鲍传第四十二
当仁不让
卷七十三·韦贤传第四十三
汲黯 韩安国 字长孺
韦贤字长孺
遗子黄金满籝,不如一经。
宗,变也,苟有功德则宗之,不可预为设数。
卷七十五·眭两夏侯京翼李传第四十五
既往不咎,来事之师也。
往者不可及,来者犹可追也
卷七十六·赵尹韩张两王传第四十六
左冯(ping)翊: 汉代三辅之一。汉时将京兆尹 左冯翊 右扶风称三辅,即把京师附近地区归三个地方官分别管理
入守左冯翊
傅母:一般的保姆
下堂则从傅母
驭黠马者利其衔策
卷七十七·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传第四十七
还:返回 回来
忠固还之
卷七十八·萧望之传第四十八
移病:上书称病 为官者要求隐退的委婉语
恐有不合意,即移病
指:通 旨,意图
失王指
卷七十九·冯奉世传第四十九
“长女媛以选充兵宫,为元帝昭仪”
吾用野王为三公,后世必谓我私后宫亲属,以野王为比。
人皆以女宠贵,我兄弟独以贱!
卷八十一·匡张孔马传第五十一
篡:非法夺取。原来古汉语里篡的宾语还能是人
越骑官属与昌弟且谋篡昌
从弟:堂弟
太后从弟子傅迁在左右尤倾邪
愆:qian 罪过 过失
诚不小愆
就第:免职回家
以侯就弟
卷八十二·王商史丹傅喜传第五十二
连昏:姻亲。昏 通 婚
大将军凤连昏杨肜为琅邪太守
卷八十三·薛宣朱博传第五十三
城旦:秦汉时期刑罚名,后指流放或徒刑
况与谋者皆爵减完为城旦
卷八十四·翟方进传第五十四
陂:bei 积蓄水的池塘
汝南旧有鸿隙大陂
卷八十五·谷永杜邺传第五十五
殷监不远,在夏后之世。
卷八十六·何武王嘉师丹传第五十六
具:酒肴 饮食
寿为具召武弟显及故人杨覆众等
厌:通 餍,满足
莽欲厌众意
邑邑:忧郁不乐
常内邑邑
卷八十八·儒林传第五十八
礼乐征伐自诸侯出
谢:告别 告辞
何谢宽
贺入说?
贺人说
病:羞辱 伤害
病申公
胥靡:特指腐刑
胥靡申公
为治者不在多言,顾力行何如耳
卷九十·酷吏传第六十
无害:没有能胜过的
见宣无害
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
吏民莫能测其意深浅,战栗不敢犯禁
卷九十二·游侠传第六十二
冯:ping 依靠
遵冯几
卷九十三·佞幸传第六十三
断袖之癖
尝昼寝,偏藉上袖,上欲起,贤未觉,不欲动贤,乃断袖而起。其恩爱至此。
第:官僚和贵族的住宅
贤第新成
然进不由道,位过其任,莫能有终,所谓爱之适足以害之者也。
卷九十四上·匈奴传第六十四上
不胜秦?
头曼不胜素
入?
匈奴大人云中
卷九十四下·匈奴传第六十四下
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墙字昭君赐单于。
孝武时?
李武时王恢
卷九十五·西南夷两粤朝鲜传第六十五
可:大约 大概
可数千里
臧:收藏 隐藏
即臧其先武帝、文帝玺
卷九十六上·西域传第六十六上
责:索取
汉复责其质子
汉使采蒲陶、目宿种归。
决正:认为正确而决定依从
贵女子,女子所言,丈夫乃决正。
卷九十六下·西域传第六十六下
谢:认错 道歉
而上书谢汉
请:表示请求对方允许说话人做某事。(怎么区分请求对方治他们的罪还是原谅他们的罪呢?)
因请其罪
卷九十七上·外戚传第六十七上
用:因为 由于。“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,用心躁也”
用吕后不合葬长陵
匄:gai
匄沐沐我
后来海昏侯汉废帝的父亲?
生一男,是为昌邑哀王
夫以色事人者,色衰而爱弛,爱弛则恩绝。
守:请求
数守大将军光
部索:部署搜索罪人
上官桀谋反时,广汉部索
故剑情深
上乃诏求微时故剑,大臣知指,白立许婕妤为皇后
卷九十七下·外戚传第六十七下
汉成帝离西汉灭亡正好三代
三代末主乃有嬖女
卷九十八·元后传第六十八
妫:gui
以妫为姓
任身:怀孕(妊娠?) 就馆:临产前迁居其他宫馆
闻张美人未尝任身就馆也
轻车介士:战车和甲士
送以轻车介士
卷九十九上·王莽传第六十九上
就第:免职回家
太后诏莽就第
卷九十九中·王莽传第六十九中
强者规田以千数,弱者曾无立锥之居。
方技:旧时总称医 卜 星 相的技术
有用方技待诏黄门者
卷九十九下·王莽传第六十九下
汉平帝元始元年(公元1年)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
宣尼公曰:‘名不正,则言不顺,至于刑罚不中,民无错手足。’
伍人:古代军队或户籍编在同伍的人
伍人知不发举,皆没入为官奴婢
软车:丧车 灵柩车
此似软车,非仙物也。
吾恐季孙之忧,不在颛臾,而在萧墙之内也
臣恐新室忧不在匈奴,而在封域之中也。
元元:平民 老百姓
分遣大夫谒者并开诸仓,以全元元
遣将不与兵符,必先请而后动,是犹绁韩卢而责之获也。
卷一百上·叙传第七十上
避地于楼烦?
班壹避坠于楼烦
严子:即庄子,避东汉明帝讳
若夫严子者
昔有学步于邯郸者,曾未得其仿佛,又复失其故步,遂匍匐而归耳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