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me

About

《三国志》笔记

09 Oct 2024

补充一下《三国演义》里没有提到的或者有出入的一些细节

后汉书和三国志有几处都直说是被陶谦所杀(《后汉书•宦者列传》:嵩灵帝时货赂中官及输西园钱一亿万,故位至太尉。及子操起兵,不肯相随,乃与少子疾避乱琅琊,为徐州刺史陶谦所杀。《三国志•魏书•武帝纪》:初,太祖父嵩,去官后还谯,董卓之乱,避难琅琊,为陶谦所害,故太祖志在复仇东伐。) 但《后汉书•陶谦列传》里明确写了是陶谦手下所为(初,曹操父嵩避难琅琊,时谦别将守阴平,士卒利嵩财宝,遂袭杀之)。

但无论如何,陶谦都不是演义里宽厚长者的形象。三国志里也有很多负面描写,比如张昭不应他的征召就被他关押了(《三国志•吴书•张昭传》:张昭……州里才士陈琳等皆称善之。刺史陶谦举茂才,不应,谦以为轻己,遂见拘执),以及任意妄为,养寇为患的事例(《三国志•魏书•陶谦传》:是时,徐州百姓殷盛,谷米封赡,流民多归之。而谦背道任情:广陵太守琅邪赵昱,徐方名士也,以忠直见疏;曹宏等,谗慝小人也,谦亲任之。刑政失和,良善多被其害,由是渐乱。下邳阙宣自称天子,谦初与合从寇钞,后遂杀宣,并其众)。

另外刘表也不是暗弱的善茬。他出任荆州刺史的时候,“江南宗贼大盛,又袁术阻兵屯鲁阳,表不能得至”,于是他“单马入宜城”,“遣人诱宗贼帅,至者十五人,皆斩之而袭取其众”,也是意气风发的一方豪强。

沮授劝说过袁绍(“且今州城粗定,兵强士附,西迎大驾,即宫邺都,挟天子而令诸侯,稸士马以讨不庭,谁能御之?”​《后汉书•袁绍刘表列传》)

梁衍劝说过皇甫嵩(嵩将行,长史梁衍说曰:​“汉室微弱,阉竖乱朝,董卓虽诛之,而不能尽忠于国,遂复寇掠京邑,废立从意。今征将军,大则危祸,小则困辱。今卓在洛阳,天子来西,以将军之众,精兵三万,迎接至尊,奉令讨逆,发命海内,征兵群帅,袁氏逼其东,将军迫其西,此成禽也。​”《后汉书•皇甫嵩朱隽列传》)

郭图劝说过袁绍(图还说绍迎天子都邺,绍不从《三国志•魏书•董二袁刘传》)

毛玠劝说过曹操(玠语太祖曰:​“今天下分崩,国主迁移,生民废业,饥馑流亡,公家无经岁之储,百姓无安固之志,难以持久。今袁绍、刘表,虽士民众强,皆无经远之虑,未有树基建本者也。夫兵义者胜,守位以财,宜奉天子以令不臣,修耕植,畜军资,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。​”《三国志•魏书•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》)

关于曹操的宗室和手下的异姓将领的地位高低,我完全可以接受夏侯惇,夏侯渊,曹仁的军阶要高于其他异姓将领,毕竟在三国演义里这三个人也有出彩的地方,哪怕曹洪我也可以理解,但是看到三国志里曹休和曹真都要比张辽徐晃的地位高,我还是有一点惊诧(以休为征东大将军,假黄钺,督张辽等及诸州郡二十余军《三国志•魏书•诸夏侯曹传》,以真为征蜀护军,督徐晃等破刘备别将高详于阳平《三国志•魏书•诸夏侯曹传》)。要知道演义里张辽和徐晃都是曹操手下数一数二的得力干将,张辽白狼山斩杀蹋顿,威震逍遥津,徐晃在关羽兵锋最盛的时候临危受命,解了樊城之围。而曹休在演义里第五十六回铜雀台比武时才第一次出现,第九十六回“周鲂断发赚曹休”,全书里基本没有正面的战绩,曹真是曹操的养子,比曹操打天下的这些将领差了一辈,演义里第八十四回才出现。让人不得不感慨那个时代的门阀政治。


三国志卷一 魏书一

眭 suī 固,字白兔

眭固又杀丑

济:过河 渡过

公遂济河

置:赦罪 释放

种不南走越、北走胡,不置汝也!

趣:通 趋,趋向 奔赴

有顷,骑至稍多,或分趣辎重

省:免除

割东海之襄贲、郯、戚以益琅邪,省昌虑郡

三国志卷二 魏书二

次:临时驻扎和住宿

军次于谯

考:特指死去的父亲

考武王曰武皇帝

自古及今,未有不亡之国,亦无不掘之墓也。

已:通 以

遣后宫淑媛、昭仪已下归其家

终制:死者生前对丧葬礼制的嘱咐

自殡及葬,皆以终制从事

三国志卷三 魏书三

原来曹睿是甄宓的儿子

追谥母甄夫人曰文昭皇后

三国志卷四 魏书四

没有于禁

诏祀故大司马曹真、曹休、征南大将军夏侯尚、太常桓阶、司空陈群、太傅钟繇、车骑将军张郃、左将军徐晃、前将军张辽、右将军乐进、太尉华歆、司徒王朗、骠骑将军曹洪、征西将军夏侯渊、后将军朱灵、文聘、执金吾臧霸、破虏将军李典、立义将军庞德、武猛校尉典韦于太祖庙庭。

淮南三叛之一

太尉王凌谋废帝,立楚王彪

淮南三叛之二

二年春正月乙丑,镇东将军毌丘俭、扬州刺史文钦反。

诸葛亮堂弟。蜀得其龙,吴得其虎,魏得其狗。诸葛家族三面下注

以镇南将军诸葛诞为镇东大将军

淮南三叛之三

乙亥,诸葛诞不就征,发兵反,杀扬州刺史乐。

真是巧合啊,东汉最后一个皇帝献帝在登基前也是陈留王,禅让给曹丕。陈留也是曹操起兵的地方

陈留王讳奂,字景明,武帝孙,燕王宇子也

蜀所恃赖,唯维而已

一个月不到,邓艾从太尉到阶下囚

咸熙元年春正月壬戌,槛车征邓艾

三国志卷五 魏书五

姑:丈夫的母亲,婆婆

熙出为幽州,后留养姑

三国志卷六 魏书六

掾:yuàn 属官 副职官员或官署属员

以大将军掾为侍御史

图还说绍迎天子都邺,绍不从

假:给予

谭复阴刻将军印假旷、翔

三国志卷七 魏书七

汜曰:“昔遭乱过下邳,见元龙。元龙无客主之意,久不相与语,自上大床卧,使客卧下床。”备曰:“君有国士之名,今天下大乱,帝主失所,望君忧国忘家,有救世之意,而君求田问舍,言无可采,是元龙所讳也,何缘当与君语?如小人,欲卧百尺楼上,卧君于地,何但上下床之间邪?”

子谓余身死而名灭,仆亦笑子生死而无闻焉

三国志卷八 魏书八

害:妒忌

瓒害虞有功,乃阴使人徼杀胡使

间行:走小路

谦遣使间行致贡献

三国志卷九 魏书九

和定军山那次很像啊

渊乃留督将守辎重,轻兵步骑到长离

渊一举灭之,虎步关右,所向无前

帝征孙权,以休为征东大将军,假黄钺,督张辽等及诸州郡二十余军

止:居住

太祖哀真少孤,收养与诸子同,使与文帝共止

以真为征蜀护军,督徐晃等破刘备别将高详于阳平

所以曹操是何晏的继父

晏,何进孙也。母尹氏,为太祖夫人

三国志卷十 魏书十

彧弟谌及同郡辛评、郭图,皆为绍所任

太祖渡河,击绍子谭、尚,而高幹、郭援侵略河东,关右震动,钟繇帅马腾等击破之

以次见夺:按顺序被夺取

以为必以次见夺

不伐善,无施劳:不夸耀自己的长处,不夸大自己的功劳。《论语•公冶长》:颜渊曰“愿无伐善,无施劳”

太祖每称曰:“公达外愚内智,外怯内勇,外弱内强,不伐善,无施劳,智可及,愚不可及,虽颜子、甯武不能过也。”

比:接连

太祖比征之

三国志卷十一 魏书十一

出祖:古人外出时祭路神,引申为践行送别

虞自出祖而遣之

畜聚:积储的财物

袁氏政宽,在职势者多畜聚

三国志卷十二 魏书十二

床头捉刀人

琰声姿高畅,眉目疏朗,须长四尺,甚有威重,朝士瞻望,而太祖亦敬惮焉

三国志卷十三 魏书十三

这是从还是不从?

明帝不从,使称皇,乃追谥曰汉孝献皇帝。

三国志卷十四 魏书十四

这个比刘备的中山靖王(西汉景帝第八个儿子)之后的皇室血统更纯正啊

刘晔字子扬,淮南成惪人,汉光武子阜陵王延后也

蜀,小国耳,名将唯羽

今虽有十二州,至于民数,不过汉时一大郡。

三国志卷十五 魏书十五

董安于:春秋末年晋国人

以为虽董安于之守晋阳

司马懿的哥哥

司马朗字伯达,河内温人也

叔向:春秋晋国的贤臣

叔向犹十世宥之,况逵功德亲在其身乎?

昨过项,见贾逵碑像,念之怆然。古人有言,患名之不立,不患年之不长。逵存有忠勋,没而见思,可谓死而不朽者矣。其布告天下,以劝将来。

三国志卷十六 魏书十六

大魏奄有十二州之地,而承丧乱之弊,计其户口不如往昔一州之民

三国志卷十八 魏书十八

衷:穿在里面

衷匕首

三国志卷二十 魏书二十

曹冲称的象居然是孙权送的。不过孙权从哪里搞的象?

时孙权曾致巨象,太祖欲知其斤重,访之群下,咸莫能出其理

衮闻之

兖闻之

三国志卷二十一 魏书二十一

《易》称‘即鹿无虞’

今将军总皇威,握兵要,龙骧虎步,高下在心;以此行事,无异于鼓洪炉以燎毛发。但当速发雷霆,行权立断,违经合道,天人顺之;而反释其利器,更征于他。大兵合聚,强者为雄,所谓倒持干戈,授人以柄;功必不成,只为乱阶。

三国志卷二十二 魏书二十二

会坚击刘表战死,阶冒难诣表乞坚丧,表义而与之

夫举事而不本于义,未有不败者也。

选举莫取有名,名如画地作饼,不可啖也。

三国志卷二十三 魏书二十三

潜曰:“使居中国,能乱人而不能为治也。若乘间守险,足以为一方主。”

三国志卷二十四 魏书二十四

劳所养之民,资无益之事,为夷狄所笑

且万目不张举其纲,众毛不整振其领

贷:宽恕

愚谓乃宜贷其妻子

考竟:刑讯致死

促收考竟

刺史?

径诣刺奸主簿温恢

三国志卷二十五 魏书二十五

后来的司马代魏

天意若曰,宫室未成,将有他姓制御之,斯乃上天之戒也

以若所为,求若所致,犹缘木求鱼,煎水作冰,其不可得,明矣

臣观黄初之际,天兆其戒,异类之鸟,育长燕巢,口爪胸赤,此魏室之大异也,宜防鹰扬之臣于萧墙之内。可选诸王,使君国典兵,往往棋跱,镇抚皇畿,翼亮帝室

三国志卷二十六 魏书二十六

沉白马?

宠乃沈白马

年过七十而以居位,譬犹钟鸣漏尽而夜行不休,是罪人也。

三国志卷二十七 魏书二十七

仗:武器的总称

以渐收敛民间私仗

介:孤傲

高而不狷,絜而不介,博而守约,猛而能宽

三国志卷二十八 魏书二十八

临江,夜大风,吴将吕范等船漂至北岸,凌与诸将逆击,捕斩首虏

乘:进攻 追逐

以此乘吴,无往而不克矣

孙权?

孔权之婚亲重臣也

夫人心豫怯则智勇并竭,智勇并竭而强使之,适为敌禽耳

三国志卷三十 魏书三十

无原泽:没有平原沼泽

多大山深谷,无原泽

三国志卷三十一 蜀书一

所以张松一开始并没有见过刘备?

松还,疵毁曹公,劝璋自绝

三国志卷三十三 蜀书三

宾:服从 归顺

益州郡有大姓雍闿反,流太守张裔于吴,据郡不宾

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,惑阉竖则为昏暗之后,传曰“素丝无常,唯所染之”,信矣哉!

又国不置史,注记无官,是以行事多遗,灾异靡书。

三国志卷三十四 蜀书四

和西汉薄皇后的故事很像啊

而闻善相者相后当大贵。焉时将子瑁自随,遂为瑁纳后。瑁死,后寡居。先主既定益州,而孙夫人还吴,群下劝先主聘后。先主疑与瑁同族,法正进曰:“论其亲疏,何与晋文之于子圉乎?”于是纳后为夫人。

刘理字奉孝,亦后主庶弟也

三国志卷三十五 蜀书五

亮少有逸群之才,英霸之器,身长八尺,容貌甚伟,时人异焉。

以逸道使民,虽劳不怨;以生道杀人,虽死不忿。

三国志卷三十六 蜀书六

护前:逞强好胜,不容许别人争先居前

知羽护前,乃答之曰:“孟起兼资文武,雄烈过人,一世之杰,黥、彭之徒,当与益德并驱争先,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。”

问:通 闻,名声

少有令问

三国志卷三十八 蜀书八

谯周

谯允南少时数往谘访

三国志卷三十九 蜀书九

原来不是袁绍手下

陈震字孝起,南阳人也

李严。后来改名李平,见《蜀书十》

都护李平坐诬罔废

超:提拔,擢升

故超继允内侍

三国志卷四十 蜀书十

秦宓

惟敬同郡秦子勑

若曹操举天下而来,请为大王拒之;偏将十万之众至,请为大王吞之。

三国志卷四十一 蜀书十一

许:处,地方

间过孟达许

三国志卷四十六 吴书一

所以祖茂并没有死?

茂困迫,下马,以帻冠冢间烧柱,因伏草中

所以严白是姓?

吴景等欲先击破虎等

官渡

曹公与袁绍相拒于安渡

三国志卷四十七 吴书二

改禾兴为嘉兴

义作:无偿劳役

三月,改作太初宫,诸将及州郡皆义作

涂:滁河。涂塘:堰滁河水为塘

遣军十万,作堂邑涂塘以淹北道。

三国志卷四十八 吴书三

行至曲阿,有老公干休叩头曰:“事久变生,天下喁喁,愿陛下速行。”

三国志卷四十九 吴书四

尝从策讨麻保贼

赏从策讨麻保贼

曹公闻其名,遗慈书,以箧封之,发省无所道,而但贮当归。

三国志卷五十 吴书五

景卒官

景卒宫

三国志卷五十四 吴书九

候:拜访 问候

周瑜为居巢长,将数百人故过候肃

是烈士攀龙附凤驰骛之秋

权不以介意

极不以介意

权曰:“鸷鸟累百,不如一鹗。”

三国志卷五十五 吴书十

无恃敌之不至,恃吾有以胜之。

征还:被君王召回

奉与晋大将石苞书,构而间之,苞以征还。

三国志卷五十六 吴书十一

孙权的堂兄和曹操是儿女亲家。孙权和曹操还有这层关系

权从兄豫章太守贲,女为曹公子妇

王双不是被诸葛亮杀掉的吗?这里是另一个王双?

遂枭雕,生虏双,送武昌

三国志卷五十九 吴书十四

夫以天地长久,而人居其间,有白驹过隙之喻,年齿一暮,荣华不再。凡所患者,在于人情所不能绝,诚能绝无益之欲以奉德义之涂,弃不急之务以修功业之基,其于名行,岂不善哉?

三国志卷六十 吴书十五

济:渡水 过河

赖齐未济,偏军独全,诸将倚以为势

保质:边将屯守,规定留其妻、子于后方,以为人质

图袭安乐,取其保质

全综字子璜

和“周处除三害”是同一个人吗?

子处,亦有文武材干,天纪中为东观今、无难督

三国志卷六十一 吴书十六

弱息:幼弱的子女

时遣归来,视其弱息

三国志卷六十四 吴书十九

陈力就列,不能者止

三国志卷六十五 吴书二十

臣闻兴国之君乐闻其过,荒乱之主乐闻其誉;闻其过者过日消而福臻,闻其誉者誉日损而祸至。